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

曹永和老師的上課神情


這學期初到臺大當「新鮮人」,慕名選了曹永和老師的日文課,親炙台灣史前輩曹老師,半個學期下來,也有了些許感想。老師上課時,一到課堂上坐定,徐徐地鬆開背包的繩子,打開袋口,取出三本字典,就擺在桌上,即便是日本時代出身、受教育的他,上課仍舊帶著字典,字典是老師最好的朋友。課程的進行方式,與我過去上過的日文課,有一點不一樣,同學得要先將閱讀的文章先行標音、翻譯完畢,到課堂上朗誦給老師和全班同學聽,接著老師可能會就標音進行指正,以及對於閱讀內容作一些延伸說明,這部分,可說是老師積蓄功力的大展現,先前讀濱下武志的文章,老師不僅在日文上指點我們,更多的是他對於濱下論點的看法與延伸,這是日文課額外的收穫。



印象最深的是,老師還特別藉上課機會,談到台北帝大時代史學科的研究概況,聽起來,史學科老師比學生多,心力可以都放在研究上,學生跟著老師讀、跟著老師做研究。為什麼讀的人少呢?老師解釋道這是因為開校當時,適逢世界經濟不景氣,加上台灣人也覺得讀歷史沒有什麼直接的效益,學生當然也就不多了。

我跟老師一樣都是沿著新生南路的側門走到文學院,老師在旁人的照顧下,無論颳風還是下雨,仍是屈著身子,慢慢走向文學院,為我們七個小毛頭上課;下課時,老師收起字典,「自己」背起沉甸甸的背包,在同學的陪伴下回家。我因為接著還要上周婉窈老師的課,沒有機會陪老師回去,但這週老師停課一次,終於可以陪老師走一趟回家的路,期間不知道會擦出什麼火花與心得,拭目以待。

沒有留言:

網誌存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