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

歷史的影響力

「關於他們所忍受的煩惱,人們通常不會用歷史變遷和制度矛盾來解釋。關於個人的幸福,他們也不認為和社會的大起大落有什麼關係。人們很少意識到,個人的生活模式和世界歷史的軌跡之間有一種微妙的接合,一般人通常也不會知道,這種接合對於他們將變成哪一種人,以及他們可能參與、塑造的歷史有什麼意義。」

                C. Wright Mills,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


如果要問歷史的有什麼當下的影響力,一般人確實很難從所謂背景、脈絡去察覺,這工作的詮釋很多是落在歷史學者手中,我們的角色或許就是要提供人們這類的訊息,讓自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、角色,是某種權力結構、文化型塑下的產物。

最近聽到翻到一個名詞叫做路徑依賴(path dependence),用柯志明的話是「因徑依賴」,跟打柏青哥、彈珠台一樣,球跑的路徑跟方向,出於機率,但走了A路徑,只能就此路徑的條件下進行選擇,頗似上述所云,看起來是比較炫的新名詞。

6 則留言:

陳企鵝 提到...

這是「新制度論」中見過的名詞。

「新制度論」中「歷史制度論」的觀點,認為研究者應該將「制度」置於事件序列中來分析,其中重要之主張「制度變遷」的「路徑依賴」模式,係指事件在歷史過程中的「發生順序」,將影響未來的「發展軌跡」與「發展方向」。

因此,主張歷史制度論者係透過將制度置於歷史系絡中來理解,進而從不同的時空意義下來進行「比較制度」的研究。

吳俊瑩 提到...

你還找到了我的blog啊!
十分感謝分享心得,在我熟悉的臺灣史學界中,確實是社會科學研究者最先使用這個名詞,只不過這樣的研究方式,在歷史的偶然或必然的討論中,其實已經可以見此端倪。

陳企鵝 提到...

從社會制度論或歷史制度論的角度來看,似乎制度論的觀點,具有「結構論」的傾向,如同社會學的角度一般,充滿了「框架」與「宿命」的環境決定論。

但亦有學者指出,社會制度論或歷史制度論某種意義上確實具有結構論的內涵,注重歷史與社會系絡對於人們行為的「形塑」作用,制度「形塑」社會生活,但並不「決定」個人行為。

因此制度是「中介性」的,只是參考架構,並非絕對、亦非宿命。

陳企鵝 提到...

歷史是過去的政治,政治是現在的歷史。

歷史當下的影響力在於提供人們對過去、現在乃至未來的認知,理解系絡背景,賦予當下行動意義,並且對未來從事預測或預期。

歷史學和未來學恰好是時間軸線上的兩個對映。

吳俊瑩 提到...

「並且對未來從事預測或預期。」這我可沒有這麼樂觀或想過...

很多歷史還沒經過除魅,我不敢說這可以拿來做什麼?

不過感謝企鵝大大的分享。

陳企鵝 提到...

事實上,透過歷史,對未來從事預測或預期,這本身就是一種現在正在發生的「歷史」。舉例而言,曾有人在2000年的碩論研究,以歷史數據,透過計量方法,認為未來B.B.Call產業會產生多少倍數的成長。結果他才剛畢業沒幾年,手機已經完全取代B.B.Call。

對於現在2009年的我們而言,2000年當時那份研究,就是「歷史」。

網誌存檔